近年来,庆阳市检察机关围绕“讲政治、重法治、促善治、扩效果”的宣传工作思路,扛牢意识形态政治责任,构建优化运行保障机制,以“五着力五突出”为抓手,全面提升检察新闻宣传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实现普法宣传有效、辩法引导有力、群众维权有方的检察新闻宣传时代价值。
坚持在方向上着力,突出政治性
“三集中”传播社会正能量。集中宣传党的大事要事,及时宣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盛况,报道学习动态350余次。集中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专刊专栏,发布推行相关信息260余条。集中报道案结事了人和的喜事好事,将新闻宣传打造为群众营造和谐氛围的平台。
“三举措”弘扬司法精神。以案件报道弘扬司法精神,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法治追求融入业务宣传,充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以检察开放日弘扬司法精神,举办“法治守护半边天 携手建功新时代”等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妇女代表、学生代表等走进检察机关,沉浸式感受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未成年人关护中心等检察特色中蕴含的为民情怀。以普法宣传弘扬司法精神,检察官重大节庆日走上街头、走进群众家中,面对面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庆阳市检察院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全省七五普法中期通报表扬单位,1人荣获全省“八五”普法中期通报表扬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两融入”宣传检察文化。把检察文化融入南梁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血脉,以“益”守南梁红打造“红+绿”检察文化品牌,将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和新时代检察文化紧密结合,源源不断为检察事业发展供给精神力量。把检察文化融入先进模范典型,向各大媒体推送报道庆阳检察干警荣获“全国优秀公诉人”“全省十佳公诉人”等“大事件”。同时,宣传报道在庆阳检察机关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小人物”,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专题报道,让检察文化活起来。
坚持在内容上着力,突出丰富性
围绕主责主业,提升宣传报道职业性。以刑事检察“求极致”、民事检察“出精品”、行政检察“求突破”、公益诉讼检察“创名片”为导向,挖掘报道打击恶势力犯罪成效、帮助农民工讨薪成果、化解诉讼争议成绩等背后的感人事迹,发布的《双向奔赴——“人大代表建议+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正式建立》信息被《半月谈》等国家级媒体刊发。同时,围绕“三抓三促”“主动创稳”“铸忠诚警魂”等各项行动、活动,专题报道工作动态,进一步打开社会大众深度了解检察工作的窗口。
围绕服务大局,提升宣传报道专业性。针对维护安全稳定,宣传报道打击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事迹、防范重大风险做法、办理涉不良资产清收成效;针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设“检察护企”专栏,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综合信息300余篇、典型案例15件;针对反腐败斗争和社会治理,发布涉及职务犯罪信息及视频80余条,多个视频点击量过万。
围绕社会焦点,提升宣传报道可读性。从社会大众视角出发,选取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素材,坚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正面引导。针对“三个规定”认识不深,创作《无间道之三个规定》微视频,入选第五届平安中国“三微”大赛;针对保密意识不足,创作《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微视频,以生动的方式提升检察干警保密意识;针对电信诈骗、舌尖上的安全等问题,创作《脚踏实地不幻想 网络理财不可信》小短剧,发布推送相关信息2300余条;针对知识产权保护认识不强,开设“西检普法小课堂”等7个视频栏目,专题普及法律知识。
坚持在载体上着力,突出时代性
品牌加持让新闻宣传更有厚度。机关党建品牌。以《南梁检魂》品牌为载体,以“1551”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创建“三出三入”党建工作法,推出“利剑护航”等四个支部品牌和“纾解民困”等12个小组特色,构建一支部一品牌,一小组一特色的格局。“三五铸魂 六化强检”做法被最高检机关党委向全国检察机关推广,深度传播党建业务融合经验做法。“马锡五式工作法”品牌。以《马锡五式检察答卷》品牌为载体,秉承“为民、利民、便民”的司法精神,在全市检察机关创立9个集联系群众、化解矛盾、为民服务、参与治理为一体的“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新时代检察版“马锡五式工作法”被《检察日报》头版刊发,大力传播检察为民故事。未检“六端闭环”品牌。以《检守庆阳星》品牌为载体,围绕抓实预防端、抓牢监督端、抓紧责任端、抓严矫治端、抓细评估端、抓好长效端,建立未成年人网格化保护体系,打造环江春雨等8个子品牌,实施“护佑未来 向阳而生”工程,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品质。经验做法被省委、最高人民检察院、省检察院等多个官方媒体宣传推广,实现品牌“出圈”带动发展出彩。
“三大阵地”加力,新闻宣传更有深度。实践阵地。建设党建综合展示区、文化长廊和支部活动室,形成集党员教育、党群活动、宣传展示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标准化党建示范阵地。建成未成年人关护中心等帮教基地,以甘肃树人研学未成年人观护基地等12个阵地为支撑,全面构筑未成年人检察网格化保护体系。打造“庆阳检察融媒体中心”,为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专业场地。智慧阵地。推行“互联网+党建”“互联网+业务”等模式,建成党建工作网、门户网站、办公及事务管理系统、两法衔接信息共享、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等平台,实现智能化应用、智慧化服务、扁平化管理。理论阵地。不断完善和丰富“机关书屋”,购买政史、文学、法律等6类书籍3万余册。编发《庆阳检察》内刊杂志,收录全市检察机关工作动态、优秀论文。自各类阵地建成以来,延安市检察院、庆阳市委党校等90多家单位2000余人前来参观交流,面对面宣传检察职能、传播法治精神。
坚持在机制上着力,突出高效性
分析研判,增强积极性。制定年度宣传计划,对全市检察机关新闻宣传及网群工作定期分析研判,规范畅通检察新闻宣传信息报送渠道,并定期对8个县(区)院及机关各部门信息报送工作进行分析研判,推动形成部署及时、反馈守时、发布准时新常态。
层层审核,确保精准性。坚持“三同步”原则,加强信息发布报道监督审核和新媒体平台管理,完善新闻作品及重大案件信息发布流程,切实提升信息发布质效。
全力保障,提升实效性。建立《庆阳市人民检察院涉检网络舆情引导处置工作细则(试行)》制度,明确全市两级院宣传工作分管领导、业务骨干工作职责。一方面,在宣传阵地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群众理性、正确看待热点事件,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另一方面,将宣传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及时更新维护宣传设备,确保输出更多优质的宣传产品。
坚持在合力上着力,突出一体性
请进来+走出去。组织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800余人走进检察机关,提升社会大众对检察机关职能、工作流程和法律程序的认知。领导带头进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开展普法宣传200余场次,利用“消费者权益日”“国家宪法日”等节点开展宣讲400余场次,制作法治音视频20余期,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全方位强化法治宣传互动性。
区域内+区域外。由市检察院主导,与市司法局、子午岭林区检察院等本地区5家单位共同建立《庆阳子午岭天然“碳库”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的协作配合机制》,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生态保护协作,扩大庆阳检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宣传影响力。与延安市检察院等省外单位建立联合宣传机制,以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新闻通讯稿等方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左右联动+上下贯通。加强与系统外机关单位信息共享,借助公安、法院、教育、交通、民政等优势力量和平台,互相学习交流宣传工作动态,扩大检察工作宣传面。定期向上级检察机关推送优质稿件,借助全省检察宣传平台推广庆阳检察工作。细化基层院宣传工作分工、分解宣传任务、压实宣传责任,引导全市两级院凝聚合力,形成各担其责、一体履职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