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峰政法网!

市域治理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域治理

【“三抓三促”看显胜】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显胜探索

时间:  2023-04-25  

乡村治,天下安。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三治”融合,创新治理模式,动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以乡村善治助推乡村振兴。

1.jpg

一、自治增活力,推动基层治理更有力。群众当家,村事好办。自治是基层民主最为广泛且影响深刻的活动,更是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的关键。显胜乡坚持把“为了群众”与“依靠群众”紧密结合起来,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发挥群众力量。(一)“村官”村民选,选出发展“领头雁”。把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严格遵守换届纪律,突出政治标准,广泛动员人才,注重从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中培养村党组织书记,选优配强“两委”班子。目前,全乡“一肩挑”比列达到75%,村“两委”班子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38人,比上届增加16人;平均年龄39岁,比上届下降7岁,实现了学历年龄“一升一降”,一批真正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人进入了村“两委”班子。(二)村情村民知,搭建干群“连心桥”。为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显胜乡对村级各项事务,特别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村庄规划、危旧房改造、低保评定、惠农政策落实等事项,都通过微信群、群众会议等方式向群众公开,让群众真知情、知真情。同时,坚持重心下移,推行红色网格助推乡村振兴模式,建立五级网格责任体系,选配有公心、有威望、有能力的农民党员和村民小组长担任红色网格员,395名网格员活跃在村组一线,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民生服务、矛盾调处等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党的工作覆盖到全乡的每一个家庭、每一名群众。(三)村策村民定,共谋发展“金点子”。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村级“协商民主议事会”,严格落实提出协商议题、开展商前调研、组织协商活动、落实协商结果、监督执行效果“五步协商”要求,确保群众对村级事项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岳岭村党支部因为集体经济薄弱、村班子战斗力不强,被评为软弱涣散党组织,为了选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村干部多次入户走访,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座谈会9场(次),经过充分讨论酝酿,决定流转土地种植玉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当年筹集资金3万元,种植玉米55亩,玉米种植收入达到4.2万元,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积累后,村党支部开展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升。(四)村事村民办,办好群众“贴心事”。显胜乡打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在8个村打造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梳理27项便民服务事项,公布办公人员、办公地点、联系电话等,群众事前咨询了解,一次性办结,为民服务效率全面提升。实行村党组织承诺为民办实事模式,年初8个村级党组织在“显胜风采”公众号公开承诺涉及住房、排水、电网改造等方面的20件为民实事,村党组织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群众自发出工出力,目前全部顺利推进。

2.jpg

二、法治夯基础,推动基层治理更有序。把法治思维贯穿乡村治理的全过程,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的规范化水平。(一)深入推进普法宣传教育。乡党委会议把会前学法作为规定动作,采取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方式,定期开展《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带动广大乡村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升乡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八五”普法,针对农村婚姻家庭、土地、邻里等矛盾纠纷较多的实际,积极组织公安干警、乡村干部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法律学习链接;采取以案说法,现身说法等方式,引导群众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良好习惯。(二)广泛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把矛盾纠纷排查在村组、化解在萌芽状态。实行科级干部联村、一般干部包村制度,对村内无生活来源、无儿女依靠、长期患病、精神障碍等人员的矛盾纠纷实行滚动排查、跟踪化解、动态管控,做到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到村到户到人。成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室、法律援助工作站,对简易纠纷采取属地原则,由村组干部就地化解,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由科级干部牵头、相关村配合,一事一议化解;对越级上访、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极端事件的矛盾纠纷,汇报乡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和疏导化解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三)创新搭建数字治理平台。坚持数字赋能,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提供科技支撑。统筹整合公安、电信、移动等资源,推行数字化与基层治理深入融合,依托乡综治中心,在旅游景区、主次干道、十字路口、村部广场等区域布设监控摄像头112个,实现对重点路段、区域全天候监控,布设无线喇叭23个,定期播报党的新政策和防疫要求等内容。后期,显胜乡将建设数字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依托“5G”“互联网+”模式,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将智能科技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提升乡村治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3.jpg

三、德治润民心,推动基层治理更有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显胜乡注重发挥德治的引领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群众中大力提倡新时代文明风尚,去除陈规陋习,营造文明新风。(一)典型培育弘扬文明乡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身边的榜样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示范效应。显胜乡设立“乡村治理红黑榜”,一方面,讲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深入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发掘投身乡村振兴的“最美人物”,对基层医疗工作者、志愿服务者、民俗文化传承者等先进典型,在红榜上予以公示,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另一方面,对破坏环境卫生,不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等行为,在黑榜上点名曝光,起到了良好的震慑效应。“红黑榜”开通以来,累计编发红榜44期,黑榜37期,干部群众积极转载评论,先进模范的示范引领和反面典型的镜鉴警示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二)村规民约立起乡村规矩。把乡村治理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固化为村规民约,推动乡村治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冉李村针对婚丧嫁娶的攀比之风,在村规民约中明确了农村红白喜事饭菜、酒水价格标准,把广大群众从攀比之风中解放了出来,破除了农村的陈规陋习;注重吸纳优良家训家教的元素,邀请村上德高望重、教子有方的老人召开家风家教故事分享会,向群众分享他们的教育心得,并总结提炼,融入到村规民约中。目前,显胜乡8个村都形成了具有本村特色的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关爱服务提升治理温度。冉李村围绕“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积极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成冉李康养暖心互助院,配套爱心厨房、爱心餐厅、文体活动室和老人休息室,为周边20多名老人提供用餐、日间照料、娱乐等服务,解决了留守老人吃饭难、生活寡等问题;盘活村党群服务中心闲置场地,创新开设爱心互助学堂,为留守儿童提供托育、学习辅导等服务,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童年。铁楼村依托社会公益力量,围绕“弱势优先,保障专业,服务民生”的服务主线,建成全省第一个乡村社工站,开展社会救助、为老养老、关爱儿童、村组治理、乡村振兴和社会组织培育等服务,真正把“关爱行动”走进了村组一线。

4.jpg

推进乡村治理,关键在群众。下一步,显胜乡将紧盯群众需求,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治理新篇章,绘就产业更兴旺、生态更宜居、乡风更文明、群众更幸福的和美乡村新图景。

来源:西峰政法
责任编辑:高睿蔓